高金玺:深耕影视二十载 以专业与创新铸就行业标杆
发布时间:2025-07-31 09:37?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夏岩
随着《以法之名》的热播,这部聚焦检察侦查工作的影视剧不仅引发了观众对涉案题材的热议,也让幕后总制片人高金玺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作为北京太阳亿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天津二十四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金玺在影视行业深耕二十余年,参与制作发行的《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风吹半夏》《冰雨火》《理想照耀中国》等作品,均在行业内留下了独特印记。
奖项加身:实力的有力见证
高金玺的职业生涯中,诸多奖项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2017 年,他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 “十佳电视剧制片人” 奖,该奖项由全国电视制片业协会主办,是中国电视制片领域极具权威性的荣誉,旨在表彰对行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评委会赞誉他 “拥有精准的市场洞察力与严苛的品质追求,完美实现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他主导的《辣妈正传》,单集售价突破 500 万元,创造了当时行业的最高纪录,还开创了都市爱情剧商业发行的新模式。
2023 年,高金玺再添殊荣,获得第六届初心榜 “年度五大青年创作型制片人” 称号。初心榜聚焦于发掘青年影视人才,而他的入选,不仅源于他持续推出如《理想照耀中国》《冰雨火》《风吹半夏》等贴合时代脉搏的佳作,更在于他 “将现实主义题材与年轻化表达深度融合” 的创新理念,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他参与制作的作品屡获国家级乃至国际大奖?!妒勘换鳌氛痘竦?24 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 27 届飞天奖;《白鹿原》包揽第 31 届飞天奖、第 24 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理想照耀中国》拿下第 33 届飞天奖与第 18 届中美电视节金天使奖…… 这些作品奖项的背后,是他对内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印证了他 “以作品立口碑,以专业赢尊重” 的职业信条。
项目铸就辉煌:多部佳作闪耀荧屏
2006 年,高金玺担任《士兵突击》的发行人。这部没有流量明星、没有跌宕爱情的军旅剧,在他的运作下,上映后引起了热烈反响。剧中许三多那句 “不抛弃,不放弃” 的经典台词,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激励着无数人。该剧获得了第 27 届飞天奖、第 24 届金鹰奖、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奖等多个奖项,成为了中国军旅题材电视剧的经典之作,也让高金玺在业内崭露头角。
2017 年,筹备 16 年的匠心之作《白鹿原》播出,高金玺担任该剧的制片人及总发行人。这部剧将关中大地的厚重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多面生动展现,一经播出便获赞无数,豆瓣评分高达 9.0 分。有观众评价:“《白鹿原》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立体,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故事的时代?!?高金玺在该剧制作过程中,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剧本打磨到演员选角,从场景搭建到拍摄制作,他都亲自参与,确保了作品的高质量呈现。
2022 年,由他担任总制片人的《风吹半夏》热播。该剧以钢铁行业发展历史为依托,讲述了以许半夏为首的有志者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故事。在项目成立之初,高金玺就坚持从作品核心表达内容出发,力求让观众产生共情。为了还原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真实场景,美术团队实地勘景 1000 余个地点,实景改造 300 余个,大到码头、钢厂,小到道具手机、手机铃声,都经过仔细考量;造型上,总服装数超过 1 万套,女主服装准备了 300 多套,且所有服装都来源于那个年代。该剧播出后,口碑与收视齐飞,豆瓣评分 8.4,有网友称赞:“《风吹半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拼搏与坚韧,制作精良,剧情精彩,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2025 年,高金玺担任总制片人的国内首部以检察官视角展现司法腐败的电视剧《以法之名》播出。该剧以 “刀刃向内” 的叙事勇气,大胆揭开黑恶势力的?;ど?,引发了大众对于捍卫司法公正的热烈讨论。观众评价主角洪亮是 “被现实捶打却死扛原则的普通人”,这种真实的人物塑造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情。该剧播出仅 5 天,优酷热度值便破万,豆瓣评分从 7.6 分上升到了 7.8 分,被观众称为 “2025 年最值得追的涉案剧”,实现了口碑与热度的双丰收。
专业组织担当:推动行业发展
高金玺作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会员,他深度参与行业政策研讨与制片规范制定。该委员会是中国影视制片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组织,会员均为行业内有突出成就的从业者,入会需经严格的专业资质审核。同时,他还是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积极投身影视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他连续三年参与协会主办的 “青年制片人研修班”,以自身经验为青年从业者授课,分享从项目策划到市场发行的全流程实战经验。
评审工作贡献:以专业洞察行业
“行业的进步,需要专业的眼睛来辨别优劣,更需要经验的沉淀来指引方向?!?这是高金玺对待评审工作的态度。近年来,他多次受邀担任行业顶级评选活动的评审,以专业洞察为行业筛选佳作、发掘人才。
在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选中,他作为影视组评委,聚焦 “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边界”,提出 “真实不等于复刻,艺术加工需守住生活逻辑” 的评审观点。作为第六届 “中国好演员” 评选的评委,他打破 “流量优先” 的惯性思维,强调 “演员的职业生命力在于对角色的敬畏”,推动评选向 “德艺双馨” 倾斜。
从《士兵突击》到《以法之名》,从行业奖项的获得者到专业组织的贡献者,再到评审工作的引领者,高金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中国影视行业的辉煌篇章。正如他自己所说:“坚持创作规律,坚守长期主义,以内容为核心” 正在这份坚持,让他成为中国影视走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力量,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制片人的专业高度与行业担当。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